马尼拉在国际城市信息学学会(ISUI)发布的最新全球“智慧城市”指数中继续下滑,甚至在部分亚太城市中排名垫底。 在2025年发布的智慧城市指数中,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在73个城市中排名第63位。马尼拉的排名较上一版的50个城市中的第44位下降了19位。 ISUI 的指数基于公民福祉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 在亚太主要城市中,东京排名最高,位列第五,其次是香港(第八)。 其他上榜城市还有首尔(第13位)、北京(第15位)、新加坡(第21位)、深圳(第25位)、横滨(第28位)、广州(第36位)、上海(第39位)和釜山(第41位)。 该地区其他排名超过马尼拉的“智慧”城市包括吉隆坡(第 46位)、杭州(第 47位)、仁川(第 50位)、大阪(第 53位)、曼谷(第 55位)和雅加达(第 60位)。 ISUI表示,智慧城市指数排名越高“反映出包容性、高效和可持续城市生活方面表现越强”。 根据该指数,智慧城市由六个维度定义:公民、环境、社会景观、经济、基础设施和治理。 ISUI 表示,今年的排名也从之前的 50 个城市扩大到 73 个城市,“从而能够跨地区和城市类型进行更丰富的比较分析”。 报告称: “对智慧城市的评估取决于其对提高城市效率和可持续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它对城市居民的福祉、包容性和生活质量的支持能力。” 菲律宾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保罗·R·里维拉表示,政府和私营部门必须加大对包容性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例如智能出行、可互操作的公共数据系统以及菲律宾城市可负担得起的连接。 他在 Viber 消息中表示:“马尼拉的低排名反映了其在数字基础设施、流动性、安全性以及城市服务获取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贫困和弱势群体而言。” 技术咨询集团 Libra Konsult, Inc. 的高级顾问 Nigel Paul C. Villarete 表示,该国在智慧城市指数中的排名较低反映了公民之间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维拉雷特在 Viber 消息中表示:“虽然我们与智能技术之间确实存在着先进且具有竞争力的互动,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和社会尚未完全接受智能技术。” 他补充道:“这可能是对新事物的自然恐惧,或者是对习惯的普遍偏好,但我们需要更加自由地接受未来的技术,并最大限度地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利益。” 对于党派代表和众议院交通委员会成员特里·里登 (Terry L. Ridon) 来说,马尼拉的低排名与其糟糕且有限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关。 菲律宾包容性发展资源中心(Inklusibo)表示,菲律宾政府还必须注重以改善公民福祉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政策和计划。 Inklusibo 执行董事 Hans G. Bautista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城市的核心是人,为了实现包容性的智慧城市,国家政府必须有政治意愿,确保其政策和计划植根于参与性进程。” 他补充道: “政府不能优先考虑利润。相反,它必须优先改善优质服务,确保人民生活有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