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特使表示,旨在实现造船和修船(SBSR)行业现代化并给予激励措施的拟议立法措施有望吸引外国投资到菲律宾。 丹麦驻菲律宾大使弗朗茨-迈克尔·梅尔宾表示,菲律宾拥有充足的高技能劳动力,具备成为主要造船中心的良好条件。 梅尔宾指出,菲律宾可以作为那些希望将业务拓展到中国以外的公司的替代选择,因为在全球贸易和安全紧张局势下,中国在该行业的统治地位越来越令人担忧。 菲律宾已被公认为世界第四大造船国,仅次于中国、韩国和日本。 “你看,这就是为什么国际社会对菲律宾这个投资地点感兴趣的原因,”梅尔宾告诉记者,强调了该国的投资潜力。 然而,他也表达了谨慎的态度,指出鉴于营商环境持续存在挑战,企业对投资持谨慎态度。这位特使表示:“我认为,政府必须在监管方面改善这里的营商环境,这一点至关重要。” 梅尔宾还指出,持续不断的腐败丑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的信心,并强调良好的治理和反腐败措施对于改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不过,他仍然表示乐观,并列举了政府的反腐败努力,更重要的是,列举了旨在加强国内小规模社会保障和农村发展部门的拟议改革。 海事工业管理局 (MARINA) 一直致力于推动两项 SBSR 法案的通过:SBSR 发展法案和 SBSR 财政激励法案,旨在将菲律宾定位为全球产业强国。 《发展法案》旨在建立一个明确的政策框架,通过基础设施改善、技术采用和劳动力培训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该法案还将通过为企业提供快速审批许可证和融资方案,提升营商便利度。此外,《财政激励法案》还将设立一系列财政和非财政优惠措施,以鼓励投资。 交通部助理部长维拉莫尔·普兰表示,交通部将在致国会的信函中正式支持这些法案。 Plan 指出,即使在早期阶段,总部位于丹麦、挪威和瑞典的公司也已经表示有兴趣在相关措施实施后进行投资。 目前,交通部正考虑将这些公司作为菲律宾海岸警卫队(隶属于该部门)快速巡逻艇的供应商。 反繁文缛节管理局(ARTA)局长埃内斯托·佩雷斯指出,无论法案的状态如何,他的机构已经加大力度,确保所有政府部门都维护营商便利。 “我们不必等到法案通过才能采取行动,”他说道,强调了提升中小企业作为经济驱动力的紧迫性。佩雷斯补充说,现有政策中已经包含激励措施,例如《创造更多法案》和投资委员会(BOI)的绿色通道计划。
|